手机端
扫一扫,移动端体验

xbox的情怀

游戏机PS5 和 Xbox Series X 怎么选

游戏机PS5和Xbox Series X,选Xbox Series X。

其实整体看来XSX里面游戏的质量也不错,游戏作品感觉有点像某瓣里面评分大于6.5的作品,虽然跟PS5的游戏内容略微的弱一丁点,但是我们也同时能感受到一些游戏开发者的那些“小情怀,小感动,小思想,小创意,小想法”,虽然不足让我们惊呆,但是也有一番味道。

PS5创作的理念是严格筛选游戏作品,让品牌的效应更加明显形成好口碑,让玩家有了惯性消费的习惯。个人条件相对好点的选PS5,学生族没什么条件还想玩大场面游戏的选XSX,(XSS更省米也可以考虑)。

简介

从游戏的兼容性来看XSX更好,可以兼容到Xboxone(Xbox系列XSX兼容的很好),甚至有些游戏XSX可以继承Xboxone的存档你比如《如龙7》,这也证明从最初(一代)的架构代码设计上来看就已经想并且做的很完善就是向下兼容,每一代代码都写的很规矩,都是按照这个框架写的继承的很好,毕竟微软公司之前是有功底的做过操作系统比如说windows。

还有做过编程软件你比如C#,.net等等这方面的优势突显的比较明显,强大的框架也节约了不少的开发成本和用人成本。而PS5目前只对上一代的PS4游戏兼容,太早的不能兼容,也许是索尼每一代都寻求更大突破所以兼容性就没有得到保障,具体是什么原因咱们也不知道,不过4000多款PS4的游戏在PS5上可以玩,感觉这样也够玩了。

笔记本电脑给xbox360当屏幕

本文作者:Key(@Key Sugisaki)动漫&游戏爱好者,闲来无聊时按个快门、听听歌。

游戏主机这东西自打诞生的那一刻起,它的命运就是被摆在电视旁,陪同玩家一起营造较为固定的游戏体验。

但自打上世纪80年代起,人们也对客厅外的场景产生了很强烈的娱乐需求。

于是我们就见到了由GameBoy所引领的掌机游戏热潮,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娱乐设备也一直延续至今。

然而掌机毕竟是掌机,虽然它们在便携性方面有着得天独到的优势,但也始终有人喜欢琢磨着搞个大新闻。

到了PS2时代,一些执着于主机游戏的玩家便将这台主机随身携带,遇到电视便插。

无论是家庭、办公室,还是出差时的旅馆内,总有些人带着这台并不庞大的主机,形影不离。

这样的案例有时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我司主编D·S在UCG的那段时间里就曾干过类似的事儿。

正因如此,聪明的主机外设厂商们也就找到了相应的商机——

能不能给主机加一个屏幕,只要有电源插头就可以享受主机游戏了呢?

于是国外一家名为MIB的公司就抢先推出了针对PS2 70000型号的便携7英寸显示器,完美实现了主机“笔记本化”的梦想。

我们非常熟悉的北通也针对这种需求推出了名为“北通高清e代”的PS2专用便携显示器。

它虽然看起来有点挫,但自带立体声喇叭和3.5mm耳机输出线的形式也照顾到了那些不愿打扰其他人的玩家。

不过话说回来,如若我们当年在火车、飞机上搬出这件家伙,周围人好奇的目光和围观的态势恐怕……

还是开了扬声器,与他们一同分享比较好吧……

到了PS3时代,以HORI为首的日本外设品牌也曾推出过便携式高清外置屏幕,工艺非常精湛。

与Slim版PS3合体后,几乎找不到半点瑕疵,不玩游戏时还可以接收日本数字电视制式的信号(国内没有),看个电视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价钱嘛……

还是劝退了很大一部分玩家,毕竟这种游戏形式只属于极少数玩家。

再之后,我们也见到了诸如Xbox 360、PS4专属便携显示器等等产品,兼容多种设备的旅行包式显示器也层出不穷。

它们要么保证了美观、放弃了兼容性,要么保证了兼容性、放弃了外观……

直到一位技术宅的出现,他就叫Eddie Zarick,一个看起来很羞涩的老男孩。

图右那位

这个技术宅首次被国内外游戏媒体关注时,我们还要追溯到两年前。

当时,他制作出了一款名为Xbox Duo的多功能向下兼容主机,它可以支持玩家在一台主机中玩Xbox 360和Xbox One(以下简称为X1)的游戏,非常炫酷。

要知道,当时X1还未开放官方向下兼容模式,即便是这项功能的实际游戏体验反馈仍是喜忧参半。

这种纯硬件向下兼容的套路,也迎来了一片掌声。

这位技术宅制作的这种硬件“兼容机”的几个特点是——

有屏幕且支持看电视功能、可以一键切换两台主机、外壳采用3D打印制作、与原版相同的吸入式光驱,并加入了贴心的3.5mm音频输出口等等……

该有的都有了,颜值方面也有着工科男所独有的审美取向。

其实在这之前,这位技术宅也鼓捣出了一台名为XBOOK ONE的产品,顾名思义,它是一台有屏幕的X1主机。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上映时,美国人的星战情怀也促使他制作了一款名为“R2-D2 Star Wars”的定制版PlayBook 4,它当然可以运行PS4游戏……

而后,“高产似母猪”的Eddie Zarick又搞出了一台史上最强兼容机——PlayBox 4 One。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台集合了PS4和X1的怪兽级游戏主机,它可以玩这两台主机平台下的任何一款游戏。

没错,包括PS Move和Kinect,以及随后即将推出的PS VR游戏。

结实可靠、棱角分明的亚克力机身,加上一块22英寸的全高清分辨率屏幕,不玩游戏时还可以用遥控器看个电视……

是不是有点厉害呢?

而就在8月10号,Eddie Zarick也在X1S发售后仅仅8天的时间里,制作出了Xbook One S。

它采用了19寸的三星屏幕,分辨率为720P,毕竟出门带着一个22寸大小的显示器实在是太丧心病狂了。

玩家在飞机、公路旅行中的游戏体验就得到了保证,虽然它有点重……

这次Xbook One S也同X1S一样,将电源内置到了主机当中,新主机所支持的4K功能也可以通过HDMI输出到大屏幕上。

归根到底,他的这些行为也是值得肯定的。

与我们此前介绍的很多自制游戏兼容机不同,由于Eddie Zarick的硬件MOD产品只是单纯的对硬件进行二次加工,所以这些行为也不构成对微软和索尼的侵权。

正因如此,这位技术宅也开通了自己的网站,对外售卖这种独一无二的便携式游戏主机。

游戏风云玩的所有游戏

植物大战僵尸系列

在这里只介绍1,2代,1代于2009年5月5日发售,2代于2013年7月18日发售于手机平台

极其经典的塔防游戏,也是我的pc游戏处女作(应该是看了bbc和单车玩就去下了个盗版玩)

玩家将帮助疯子戴夫防守花园,用不同的植物抵挡一波又一波的僵尸攻势。游戏拥有易上手,难精通的难度设计,各不相同却都非常有意思的模式,讨喜的卡通画风,制作精良的音乐。同时还附加了一个花园养成与经济系统挂钩,可以说是非常完美了。

很可惜的是二代虽然对游戏模式做了一定程度上的革新,但或许是因为盗版风气的横行,或许是因为1代的总设计师范乔治离职,或许是宝开在被EA收购后需要用盈利证明自己,2代转而投向了氪金手游的怀抱(尤其是国服,不充钱感觉后面都玩不了了),ip的影响力远远不如1代。时至今日虽然植物大战僵尸这个ip在一代后开发了花园战争,英雄等新颖模式,却再也没有达到1代的高度,可以说是非常可惜了。

刺客信条系列

游戏风云除了1,2,兄弟会,叛变,枭雄和英灵殿没做过以外其他的都做过

刺客系列太多啦,这里只说艾吉奥三部曲,3和黑旗。刺客信条2发售于2009年11月17日,兄弟会发售于2011年2月22日,启示录发售于2011年11月15日,3发售于2012年10月30日,黑旗发售于2013年10月29日。

游戏中我们将在不同的年份和地点在Abstergo中扮演刺客与圣殿骑士展开千年对决,影响历史事件。作为旅行模拟器,刺客信条的画面自然不必说,每一部都是同时代顶尖作品。在历史背景方面育碧也竭尽所能的去考证,艾吉奥三部曲除了启示录有赶工痕迹外,2和兄弟会的历史背景和场景还原上几乎做到了完美,3和4的历史考证也相当不错,但论故事完整性,人物塑造和主角成长上比之二代还是略逊一筹。

在这里呢我要澄清一件事,刺客信条其实到二代艾叔就可以完美防反化身狂战士了,压根不是像很多人说的后面失去刺客的传统什么的,我们从来都是狂战士信条(滑稽)

我觉得刺客信条做的不太好的地方就是在一个很宏伟的历史背景下讲一个与之相比有些小家子气的故事,不过想想嘛也正常,刺客无论再怎么神通广大,想要改变历史进程还是太艰难了一些。

刺客信条这几部老作品还是推荐对历史背景何刺客信条世界观感兴趣的同学(并且还要不怎么在意画质)想要体验爽和追求画质还是去试试起源,奥德赛吧。

合金装备系列

又是一个重量级大作哇,这里同样只说他们玩的幻痛和崛起复仇吧。《合金装备崛起:复仇》发售于2013年2月21日,《合金装备V:幻痛》发售于2015年9月1日。

合金装备系列是潜行类游戏的代表作品,但在崛起复仇中的潜行元素并不太多,而是加入了许多动作类游戏元素(跟开发商是白金工作室有较大关系)。在崛起复仇中我们将扮演机械电子人雷电为了家庭加入私人军事公司执行任务一路“斩夺”(砍砍坎)处决boss,各种酷炫的战斗(比如硬接40米大刀)非常吸引人。

而幻痛则是一款潜行射击类游戏,幻痛中我们将扮演传奇雇佣兵bigboss,在前传原爆点中因为爆炸昏迷了九年的我们(实际上是个替身)终于醒来,此时正值1984(虽然已经有各种各样的超现代科技)我们将率部深入当时还在被勋宗入侵的阿富汗以及非洲,完成复仇。

整体来看崛起复仇的流程偏短和快餐化,但不可否认玩起来真的很爽。而幻痛则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让我们反思战争,虽然因为科乐美的原因整体显得有点赶工不过也不失为是一部神作,两款作品都非常推荐大家游玩。

饥荒

2013年4月23日发行于PC端,联机版于2016年4月22日上架steam。

极其优秀的生存探索类游戏,玩家将在其中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有疯子科学家,女武神,图书管理员甚至机器人等等,并且他们之间在剧情上还有一定的联系。在单机剧情下利用人物的种种特性活下去,在广大的世界中找到进入冒险模式的大门,完成冒险模式即可通关。

游戏的画风为夸张又略带一丝恐怖的粗线条,音乐上也比较古怪,玩法上兼具了战斗与养成,你既可以选择每天与怪物动物们战斗也能在家安心放牧种田收菜。由于饥荒没有新手教程且游戏具有一定难度,还是推荐大家先看看攻略在玩。

我个人更推荐大家去玩联机版本,不仅可以和朋友一起畅玩,更重要的是联机版本的内容比单机版已经多出很多了。

房东是魔王大人

评论区呼声一直很高的一款游戏

2013年10月5日发售于steam平台

一款轻松的养成类游戏,玩家将在其中扮演魔王经营房屋租赁,各种各样的怪物——例如幽灵,恶魔,深渊,魅魔等都会来租房,怪物们拥有各自的职业性格心情,甚至还能谈恋爱。玩家需要做的是向他们收租并建立更多的房间。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勇士来找魔王的麻烦,这时候就要征召怪物们去击败勇士。如此循环。

卡通风格还是很讨喜的

质量效应系列

我们这里只说123,就不说外传仙女座了

质量效应1,2,3于2007年11月20日,2010年1月26日,2012年3月6日先后发售,传奇版123合集发售于2021年5月14日。

相当不错的科幻RPG游戏,游戏背景在公元2148年,人类发现了曾经的宇宙超古代文明普洛仙遗留的先进科技,人类文明的实力由此大大进步。但宇宙中存在着收割者的恐怖种族,每隔五万年就会出现毁灭所有银河系文明,大多数人并不相信这个传说,而我们则要扮演对此事深信不疑的银河议会特遣部队指挥官,带领自己的小队调查此事。

游戏中共有6个职业,玩家可以任选其一,其余五位队友均为ai。玩法上融合了TPS的元素的经典欧美RPG。三部作品在画面,配乐上均达到了3A水准,战斗系统丰富,剧情编排上也波澜起伏,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传奇版仍然没有官方中文,总体来说非常推荐。

炎龙骑士团系列

不是这个手游啊,只是游戏太老了小黑盒库里没有233。小熊玩的是2代

首部作品于1994年5月15日在中国大陆发行。2代发售于1995年07月10日,3代外传发售于1998年1月8日。

战棋类游戏中顶尖的作品,完全不输于《火焰纹章:风花雪月》的存在,只是由于年代太过久远游戏流传度不广。

在1代中我们将扮演向魔族和本国叛徒复仇的王子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登上皇位。而二代我们将扮演1代主角的好友,武神转世的索尔,但我们无心皇位,在后山练剑遇到了个失忆妹子开启了冒险之旅(怎么跟德波尼亚的剧情一模一样)

客观的说,94年是日式战棋一统天下的时候,《炎龙骑士团》1代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制作公司汉唐国际在之后的二代中大刀阔斧的进行改进,将可用角色提升到了32人之多,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玩家可以自行培养。同时整个游戏非常强调合作,一个角色的力量绝不可能颠覆一场战斗,游戏整体的平衡性和挑战性也被拿捏的非常好,可谓是一款神作了、

蝙蝠侠阿卡姆系列

休闲街区中玩的是蝙蝠侠阿卡姆骑士

阿卡姆疯人院发布于2010年3月27日,阿卡姆之城发布于2012年9月8日,前传起源发布于2013年10月25日,阿卡姆骑士发布于2015年6月23日。

粉丝情怀向中非常优秀的作品,玩家将在哥谭市中扮演正义的蝙蝠侠对抗不同的反派角色,首部《疯人院》中罪犯们劫持医护人员,蝙蝠侠挺身而出与之相斗。次作《阿卡姆之城》中蝙蝠侠反对建立“开放式监狱”阿卡姆之城从而被送进了这座监狱。终章《阿卡姆骑士》中稻草人纠结众多反派意图毁灭哥谭,蝙蝠侠挺身而出粉碎他们的阴谋。

游戏的第一作为半开放世界,后两作均为开放世界。整体画质上非常优秀,不输于现在的3A大作,打击感也非常到位,第三作拥有蝙蝠铠甲和蝙蝠车更能增强玩家的代入感。各种玩法——潜入,对刚,追车战,解谜都做的可圈可点。三部作品都非常值得一玩,但三作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建议还是一段时间内只玩一代作品。

战争机器系列

小黑盒上只能找到这个(好像是1代重制版本),休闲街区做了审判和1代重制,这里放更老一点的审判。

战争机器1代发售于2006年11月7日,2代发售于2008年11月7日,3代发售于2011年9月20日,前传审判发售于2013年3月19日,1代重制版发售于2015年8月25日,前三代和审判均为Xbox360独占。4,5也在16,19年先后上线Xbox One和PC(不过steam里好像只有5)

相当经典的第三人称射击类游戏,游戏的前三代和前传审判背景为人类和地底兽族之间的战斗,玩家将在1,2,3中扮演人类士兵马库斯,兽族在第二部结束时攻陷了人类最后的堡垒,但主角在3代力挽狂澜,最终战胜了兽族。4,5两代的剧情则是在战胜兽族以后的其他故事,这里不展开了。

前三作和前传审判是由Epic开发,后两代则是微软开发,因此系列风格至四代有稍许不同,但每一代战争机器在玩法上都做到了进步(或许4代较为平庸一些)。前三作的剧情一气呵成,战争场面也宏大震撼,几乎将当时虚幻引擎的性能完全开发了出来,在音效,配乐,画面和场景上,每一代战争机器也都做到了3A的水准。

总体而言战争机器作为微软的第二大ip话题讨论度始终处在一个不温不火的状态,与本文的质量效应类似,但并不影响他仍然是一款相当不错的TPS,如果有因为《光环》选择Xbox的同学也千万别错过这个系列哦。

进化

这是一个已经停服的游戏,游戏于2015年2月10日发售于PC,PS4和XboxOne。

非对称PVP的鼻祖之作,五人对抗中一名玩家扮演怪物而其他四名玩家扮演猎人,杀死对方即可获得胜利。次世代中很不错的游戏,品质接近3A,玩法上相当新颖,如果作为单机游戏其实已经算是很大的创新了,但在网游上如果只有一种玩法那容错率就会非常低。

整个游戏的平衡做的相当糟糕,猎人非常吃各自的配合,一旦有人拖后腿游戏就会变得毫无趣味。而开发商在知道平衡性稀烂的情况下没有好好更新平衡性,反而先将游戏网游化,卖起了皮肤,涂装等道具。游戏先是鬼服后转为免费,开发商也宣布停止支持,最终宣告了停服。

开发商Turtle Rock Studios在做完神作《求生之路2》后工作室部分员工被V社吸收,余下部分另起炉灶先投奔THQ(记忆力较好的玩家应该想的起来这是我们上篇中《暗黑血统》的开发商),结果人家倒闭了,然后又去了Take Two旗下的2K做出来这款游戏,然后就停服了。现在马上要推出的作品《喋血复仇》似乎也不尽人意,可以说是非常悲催了。

该玩法的后辈《黎明杀机》《第五人格》等倒是踩着先行者的尸体活得好好的,令人唏嘘啊。

龙之信条

龙之信条首作发售于2012年5月25日,后续作品黑暗觉醒发售于2013年4月25日,黑暗觉醒可以继承龙之信条的前作存档,继续冒险,故黑暗觉醒算是龙之信条的大型DLC。

西方魔幻背景的动作类ARPG,其玩法与《怪物猎人》类似,但只能和三个AI队友探索世界。玩家的自定义属性会会影响战斗和探索的过程,整个开放世界的自由度还是比较高的,玩家可以自定义AI的行为优先级,在那个时代算相当超前的设计了。

游戏的画面现在来看是比较落后了,但整体的打击感和操作流畅度非常好,不愧是动作天尊卡普空旗下的作品,配乐和boss战做的也可圈可点。唯二令人诟病的应该是游戏糟糕的寻路系统和一次只能存一个档的稀烂存档机制。总的来说如果你既喜欢欧美RPG的背景,又喜欢日式RPG的成长系统,那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款游戏。

疯狂兔子大爆炸

2013年10月17日发行于安卓和iOS端。

育碧的疯狂兔子系列也是个相当知名的休闲游戏ip,而疯狂兔子大爆炸则是其中玩法比较独特的那一款。游戏基于真实的物理引擎,玩家需要利用喷气背包和星球重力来控制它在太空的行动轨迹,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游戏非常适合通勤或者摸鱼的时候玩玩,玩法比较像《疯狂的小鸟:太空版》,品质还是很不错的。

标签: 手游

声明:

1、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2、本网站部份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3、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请联系